说到营销策略,很大一部分人都做过,有的是做给老板看,有的是做给顾客看,不过做出来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有的策略非常不错看,但是不知道到底想要做什么,有的策略很容易,却能一眼打动其他人,
所以做策略是个技术活。
第一来说说做策略这件事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图省事,直接找现成营销策略修改
直接套用模板虽然很快很便捷,但是针对不一样行业,不一样商品,推广的侧重点、适合的渠道都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APP类商品,更适合应用商店类投放渠道,在投放百度搜索时也多以APP下载样式为主。假如套用的模板刚好是二类电子商务顾客的营销策略,那在推广方法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2、没有提纲,上来就写
还有一些状况是,拿到策略需要时,没有先容易考虑整理出提纲,而是上手就写,写到一半惊觉这个策略是实行策略,并无需很多行业数据,造成做了半天无用功。
3、不分析内容出现是不是有意义
在这个问题上,最常用的是引用行业数据。虽然引用那些权威的行业数据看起来会很唬人。但仔细考虑发现,这个数据对拟定推广方案并没有任何教导意义。
例如同事A在给金融顾客做策略时,就引用了下图中的内容。在汇报时顾客说,请讲解一下这页内容想说明什么。同事A当场愣住。
4、细则黑洞,从初版就开始调整美观度
这个问题也是我在刚接触做策略这件事的时候经常出现。一听说要做策略,快点先看一下顾客官方网站的主色调是什么,然后从数以千计的PPT库中找出精美的背景模板,每做一页,都会仔仔细细的调整字体、动画。最后快交稿的时候发现,策略才做到1/3。
更无奈的是,假如领导审稿的时候对风格不认可,之前所有的细则调整也都将一键清空。
在做营销策略的时候,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究其起因是由于大家缺少一个行为准则和思维框架。
一个推广人就算经验再丰富,假如没有准时将经验沉淀成一套系统的办法论或思维框架,那在做策略时,依然很轻易出现逻辑不明确的状况。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将最近三年的心得整理大全了三个准则、一个思维工具,在此共享给大家,期望能给大家一些考虑和启发,让大家在写营销策略时少走弯路。
1、思维导图先行
建议大家在做任何策略之前,必须要先在脑子里容易考虑一下整体逻辑,列出大纲,容易说,整个策略的目录和子标题都要先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出来。这个思维导图会协助你在做策略时不跑题,且思路明确,效率更高。
2、拒绝没有意义的内容
策略里的每一段内容,都要为最后的推广成效服务。假如对拟定营销策略没有教导意义,请果断删掉。
例如下图,从云数据得知该公司女士用户较少,那样之后的推广中就应该加重女士用户的投放比例。
3、在策略内容没有定稿前,别着急优化视觉成效
怎么样达成更好的推广成效才是策略的最后意义,假如内容不可以推行落地,视觉成效再美丽,也只是花拳绣腿的假把式。
前面有提到,大家在做策略之前必须要先容易考虑一下,做出一个思维导图。那个这考虑环节的方法就非常重要了。如何考虑?考虑哪些维度?
这个时候,请果断拿出黄金思维工具吧~PS:用过的同事都说好哦~O(∩_∩)O
策划营销策略=逻辑思维+创造力
其中逻辑思维的部分,就是教导大家不跑题的要紧部分。必须要在做策略前明确推广目的是什么。
我问身边的朋友做营销策略的时候心里想的推广目的是什么,他们大多是这样回答我:要曝光,要用户流量,越多越好!
考虑一下,这算是一个好的目的吗?显然不是!
第一这不是一个正确的目的
虽然大家平时的工作中接触的最多的是提升百度关键字出价,引进更多用户流量,但大家是不是有考虑过引入的用户流量是不是进行有效转化?
毕竟,大家平时的被折磨最多的是:如何才能让今天有100个转化订单?
自己的目的是,解决怎么样达成一天100转化订单的问题。而带来更多用户流量,根本无助于解决每天订单转化任务。
第二,这不是一个好的目的
一个正确的目的需要有一条正确的时间线和一个可以计量的数据结果。
越多越好?老板必定是觉得越多越好,那越多越好是多少?老板拍脑门来一个,那先达成一天13亿次的点击吧。苦逼的市场人恐怕只能求渠道爸爸刷用户流量了吧?
所以根据黄金思维工具的逻辑是:第一步确定目的,第二步确定逻辑。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那样怎么样做的更好,就是需要大家不断尝试来创造更多可能。
具体该怎么样做?
1、做什么——确定推广目的
想要做好工作,大家第一要学会将目的分解,并且数字化。
例如老板说今年网络营销推广部要达成5000万个有效线索。
看左边的策略,有空闲节点,有每天各个渠道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量,假如某一天没有达标,知道从何排查,也知道落后多少进度,该怎么样有计划性的追赶目的。
右边的策略,什么叫加强投放力度?啥时候该加强力度?任务没有完成,差在哪儿?如何补救?在没有具体数字做教导的时候,大家很轻易由于失去目的,造成做事没有目的性,出现问题时陷入迷茫。
2、如何做——用什么方法达成目的
在第一步的时候,大家确定了推广目的,那样在第二步的时候需要分析用什么方法,即选择哪些投放渠道,是搜索引擎、信息流、还是应用商店?
3、如何做得更好——创造力
分解目的后,大家假设想一天完成1000个有效线索,百度一天要贡献600个,需要2000个点击。那样在第三个环节,大家要分析的是,用什么办法获得2000个有效点击。是添加更多关键字,还是更换创意展示形式?
在这一点上,我来先共享几个同事们经常遇到的问题:
1、【误区】所有推广商品都想尝试
各家媒体商品不断推陈出新,不见得每一款商品都适合自家行业。
就拿百度搜索的创意展示样式来说,虽然目前出现了行行通、橱窗、多子链、热门直达等多种展示形式,各形式之间还能叠加采用,虽然对提升曝光和点击有明显的成效,但是你的转化量真的提高了吗?
2、【误区】创意上盲目追热门
记得当时有个朋友公司是做视频APP的,苍老师大婚的消息发出后,该公司的优化师立即追热门,将信息流的创意改为“苍老师大婚,那些年大家收藏过的AVI”,还配上了一些苍老师的美图。
该创意的CTR将近20%,1个小时花了5万多,这数据多么可喜!最后大家来看看转化:34个注册,将近1500元的注册本钱。
3、【误区】盲目追求下载量
又有一个顾客,是做日历APP的,在360手助投放的时候,发现红包位置量大,本钱低。不顾优化师阻拦,势必要将一天5k的预算全部放在红包位。一天将近5k个下载,本钱突破新低,1.2元/个。顾客说,还好没听优化师的。
后来呢,次日留存率3%
1、用户调查
市场不断在变化,用户画像也并非一成不变。
例如有一个母婴类顾客,在做今日头条的时候,圈定了一批女士用户,投放“防辐射服”创意,点击高,转化成效也好。
但是大约半年后,针对这群顾客如何推送防辐射服的创意,点击和转化都不尽人意。想破脑袋,突然发现,这批怀孕的妈妈们已经生产完毕了,当然不再需要!为了验证想法,大家对这批用户推送了纸尿裤。果然销量非常不错!
2、关注媒体最新动态
各大媒体广告商品迭代速度也十分飞速。大家同样要关注各投放渠道的最新变化,最新品。其他人不知道,大家知道,其他人没做,大家做了,那就享受了先入市场的红利。
例如百度寻客样式刚出来的时候,知道的人都很少,更别说做的人了。笔者有一个做餐饮代理加盟的顾客果断投放,一天留言量提升20倍,本钱减少5块/个。
3、投放检测,数据反馈
很大一部分人不做检测,上来就做,例如最近朋友公司有个游戏顾客,优化师小C在做的时候,没有检测创意样式,直接投放一般样式,后来花掉小1万,激活才34个。诊断后,建议将投放样式调整为APP下载样式,激活量果然大幅提高。
不管是大家熟悉的百度竞价,还是近两年兴起的信息流和DMP,在投放时,都要进行成效检测。例如在做神马搜索的APP下载样式时,有两种形式:1)一般下载样式;2)高级下载样式。
高级下载样式的占据的视觉面积明显大于一般样式,那样点击率按理说也是要高于附加样式的。
检测后发现,高级样式的点击单价在8.74元,比附加样式高出1.52,但在可接受范围内。点击率上却较附加样式提升了665%。这就是投放检测。
虽然高级样式能为网站带来更多用户流量,但是不是会存在误点,或者冲动点击造成用户流量水平不如之前,最后下载量减少?通过检测,发现虽然高级样式的点击单价高于附加样式,但最后本钱相差无几,而下载量却是附加创意的两倍。
以后的投放,大家决定优选高级样式。这是数据反馈迭代出的科学结论。
4、数据监控、准时调整
投放渠道千千万,并不是所有的投放渠道和推广方法都适合大家。所以大家需要健全的数据监控,随时观察各个投放渠道的转化本钱和水平。假如发现优化后仍然没办法改变近况,必须要准时止损。飞速换其他方法。
说了这么多平时的错误、实操案例,也剖析了正确做法,其实只想告诉大家,作为网络营销推广职员,大家所有的工作和准则,不管是策划营销策略,还是实质落地去做,最后都是以有效用户流量和有效结果为目的导向。
总 结
最后,大家概括一下做好一个营销推广方案的思路:
1、策划一个好的网络营销推广策略=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做的更好;
2、推广目的数字化;
3、用什么方法达成目的;
4、用什么办法让选择的方法成效更佳;
5、用户调查;
6、关注媒体动态;
7、投放检测;
8、数据监控,调整方向;
9、预算及成效预估。
到这里,整个营销策略的思路基本完整了,紧接着的事情就是放到PPT里面了。
百度竞价开户我们概括:不是所有的策略都通用的,应该依据实质状况去调整,另外思路提纲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你做出来的策略才是有灵魂的!
竞价开户,推广外包,全网营销任意选购!
立即咨询售后响应及时
全国7×24小时在线客服高效硬件支持
数据安全稳定提供保障低于同行价格
产品具有极高的性价比重合同讲信誉
重合同讲信誉,13年运营保证